新闻资讯

护肤肽的成分提取

发布时间:2021-12-24

一. 成分技术

作为护肤品研发,最关注的可能就是新成分了。

自从“玻色因”专利“到期”之后,无数国产原料商拔地而起,进行了原料仿制。虽然原料质量良莠不齐,但多多少少也是打破了“玻色因”的壁垒。虽说知识产权上,其实玻色因依然还受到周边专利的保护,但合成技术上的复制已经基本实现了。国内对于特定结构的原料仿制能力不容小视。这也倒逼着国外的大供应商,新原料推出只限定在复杂植物提取物和发酵滤液上了。不过,植物提取和发酵,也将继续成为趋势和潮流。


1.1 植物提取

国内外植物提取方向各不相同。国外的名字如猴面包树、海茴香、白松露;而国内则有更多的中草药类成分。比方说地方特色植物:云南有着火棘果、滇黄精、猫须草这样的特色植物;比如说不同的少数民族特色植物:花瑶的忍冬花等等。尤其是国潮的兴起,使得具有民族特色的植物又焕发了新生。


1.2 中药提取

除了特色植物外,中国的中草药也正在焕发新的生机。疫情影响后,国人对中医药更加辩证的看待。中草药有其固有的问题,但是其也在借鉴现代科学的思路,寻找自身的出路。印度的阿育吠陀在化妆品原料中司空见惯,中国的中草药同样有这般潜力。在中医院大学中,对于一种中草药的研究已不像几十年前那样,用中医术语来进行释义。目前的做法已经相当科学:高通量筛选具有功效的中草药、分子模拟、不同分子(构型)的分离、体外实验(一直做到分子生物学)、动物实验、离体皮肤、再到人体验证。其实这一套下来,已经可以属于国际上的一线水平了。


除此植物,中药复方发酵,将植物提取和发酵结合,也能够诞生一些新的原料。

1.3 工程菌改造

基因工程早已经用到了化妆品领域,也许在未来也会使用的越累越多。

工程菌改造就是对细菌进行修饰,使其在发酵过程中能够定向得到我们想要的物质,所谓的指哪打哪技术。比如目前使用最多的透明质酸、比如发酵得到Ectoin。除了上述这些,人体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则更是永恒的主体。人源胶原蛋白、弹性蛋白,依然是非常好的护肤原料(其实是小分子胶原蛋白肽,能够吸收和起作用)。曾经这类蛋白类产物主要来源于动物源(海洋动物居多),存在批次差异、潜在安全问题、无功效的蛋白居多等问题,通常让人觉得毫无功效。但通过工程菌改造,获得的原料保持了很高的活性。

1.4 多肽修饰

多肽是低浓度下就能够起到很强功效的物质。但是多肽也有不够稳定、透皮吸收比较差的问题。

但好在,多肽的合成可以程序化,设计时也多种多样。油溶性多肽链段、透皮多肽链段,这些改性修饰方法,能让原本的成分更上一层楼。

此外,其实在中国能够使用的多肽数目并不多。国外还有很多早已上市的多肽结构,但一直以来限于法规没有纳入已使用原料目录。但随着新原料的审核开放,或许会有更多的多肽结构进入中国市场,说不定就会有一个功效不错、名字又起的琅琅上口的多肽成为未来的热门成分。


1.5 特殊菌种

除了用以发酵的原料多种多样外,用什么样的菌来发酵也有文章可做。传统的菌有乳酸菌、酵母菌等等,在护肤品原料、食品发酵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但其实,也有一些新的细菌:嗜热栖热菌发酵产物、脱球菌等等。有来自极端高温的细菌、有来自高盐地区的细菌、有来自深海的细菌。这些极端环境下的细菌有没有特殊的作用,会不会发酵出独特的成分,其实还挺让人好奇的。兴许下一个Ectoin就来自这些极端菌中。


1.6 传统成分的升级换代

水溶性鞣花酸、植物油改性多分布碳链神经酰胺、水溶性虾青素、对苯二酚衍生物、曲酸衍生物、水杨酸衍生物。很多不错的成分或溶解性不好,或刺激性太高,或应用时麻烦,所以大家不爱使用。当改性之后,依然保留不错的功效时,相信使用的人又会变多了。毕竟,这些成分可是教科书里的标准成分。或许,未来的原料会有一次升级换代,用这类机理清晰、应用场景升级的“新”经典成分来组成配方功效体系。

二. 平台技术

2.1 载体技术

载体技术不用多少,主要解决靶向输送、药物缓释、透皮吸收等问题。


常用的载体有水凝胶载体、脂质体、胶束、微囊、液晶体系、超分子等等。

比如液晶体系,表面活性剂-油-水体系中,各种聚集状态转变受浓度、分子特性以及温度等影响,就会形成液晶结构。在化妆品中,液晶结构能够使得油/水界面膜的刚性和弹性明显提高,增强体系的稳定性;与皮肤角质层中脂质的液晶形态一致,锁住产品中的水相成分,延长水合作用;可将活性物质包裹在液晶层间空隙及胶束内,从而防止光与热对活性物质的降解,同时能够控制活性成分缓慢释放、促进渗透。


比如超分子体系,超分子通常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组成复杂的、有组织的聚集体,并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使其具有明确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特性。在护肤品中,比如用脂肪酸和甜菜碱这样一亲水一疏水的分子组成两亲性的高分子,在水溶液中能够如表面活性剂一样自组装,从而包裹活性物质。相比小分子的表面活性剂,超分子更加稳定、更加坚固。同时,由于高分子表面的可修饰性,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引入一些响应性的基团,如糖响应、光响应、热响应等等。

其实有个很好的用途,比如超分子体系配合一些医美器械,通过光、热来打开超分子的开关,让成分能按需迅速释放,其实就是个很好的概念。

三嵌段PEGS

2.2 配方设计新工具:COSMOlogic

化妆品配方设计新工具:适用于任何混合物体系的一套软件。在量化计算的基础上预测任意组份的混合溶液的热力学性质。

举例来说,它可以预测化学物质在皮肤中的渗透率。比如可以模拟典型防晒霜化学活性成分,阿伏苯宗,氧苯酮,奥克立林,高水杨酸盐,桂树酸盐和桂皮酸盐的皮肤渗透率(计算得到的中间值),并与临床试验中测得的最大血浆浓度吻合程度进行比较。


比如进行离子液体香水配方设计。宝洁公司(P&G)的研发人员通过COSMOlogic软件,先于实验对新香水配方进行性质预测和虚拟筛选,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与成功率:搜索全化学空间范围内可用的阳阴离子及其排列组合后产生的离子液体了、计算不同成分在离子液体中的蒸气压。


2.3 微流模型

工艺技术、先进制造技术也是化妆品的一大趋势和方向。

微流控(Microfluidics)指的是使用微管道(尺寸为数十到数百微米)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体积为纳升到阿升)的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也被我们亲切的成为“lab on a chip ”。


微流控其实有多种用法:一种是用于制造,如制造各种稳定性高的小液滴,比如雅顿、香奈儿产品中的微滴。一种则是用于检测,比如高通量的体外器官模型。

比如,微流控芯片可以模拟人体环境,快速测定于功效剂对抗衰老功效检测的I型胶原纤维的含量,高效筛选、评价。

免责声明: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联系我们

QQ:3245846832

电话:18168071971

微信